人民币经历跌宕一日:汇率险破7 下半年换美元恐怕更难了

[2018-08-04 11:48]

人民币离破7又进了一步。

8月3日下午,我的手机上叮铃传来一个推送,某财经新闻显示,人民币已经跌破6.9。随后又迅速拉回到6.8几。

一天内人民币从最低点到最高点,贬值将近900点,从6.8到6.9只用了6个小时。如此上蹿下跳的汇率,已经持续了一周多。

与此同时,美元指数则迅速上涨,3日下午突破95关口,之前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乐观评估,以及国际贸易局势,再度趋紧提振美元。

对于人民币的走势到底如何,我们这些没啥专业培训的人其实也能看懂。关键在哪?主要看两个因素:中国央行的态度,以及美国经济、政策的走势。

01

央行要让人民币稳一稳

8月3日下午一下子跌穿了6.9,可马上又涨回了6.83,直接反弹800个点。

这其中就有央行出手保汇的影子。

3日下午收盘前,央妈放出了这一则消息:

这招央行在2015年汇改之后也使用过。

什么是远期售汇业务?简单来说,就是你将来跟银行换美元的这个动作。而在这之后,你每跟银行换1美元,银行就要拿出20%留作给央行的准备金,间接增加了银行换钱的成本,成本最终也会挨到你头上。

换美元的成本一提高,换的动力自然就减少了。

对于调整准备金率的原因,央行回应称“不属于资本管制,也并非行政性措施”,而是“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,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”。意思也就是稳汇率。

此时可以同比2016年末的景象。当时中国央行多次发布声明强调——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,甚至因此出现了一个网络用语“人无贬基”(人民币无贬值基础)。最终,人民币也未突破7的央行底线。可以想见,中国央行对人民币的走势有非常大的主动权。

昨天人们都在猜测,人民币汇率是不是马上将要突破2017年底的最低水平,甚至破7?但是从央行马上出手干预来看,短期内汇率会较稳定在7以内。

咱先稳一稳,别跌得太急。

近期一些机构下调了对年内人民币汇率的预测,但直接下调到7以下的仍不多见。德意志银行近日就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底预测价从6.8下调至6.95,距7仍有“一步之遥”。

这似乎也证明了,汇率到7这个关口对于市场各方的含义。

另外,证券分析师李迅雷也在微博中表示对人民币持续下跌展示出担忧:最好别下跌太严重,关键时刻需要监管。

但也有观点提示,虽然短期破7概率不大,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对于“小概率事件”也应有所防备。

就在刚刚,中国发布了第二批对美国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%、20%、10%、5%不等的关税。中国国务院称,如果美方一意孤行,将其加征关税措施付诸实施,中方将即行实施上述加征关税措施。

也就是说,美国想打贸易战,中国回复:奉陪到底。

贸易战一个来回打完又来一来回,人民币未来的走势真是扑朔迷离。

02

美元下半年走势将进入下行通道

而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却是相爱相杀。在贸易形势紧张之下,美国政府不想美元继续涨,但美联储的加息又会导致美元上涨。

路透社此前发文指出,美元涨势或许将再持续一段时间,但长期来看美元不具备强势上涨条件。

外界担心中美贸易冲突将对美国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。多数观点认为,第二季度的4.1%已经是今年的“顶”了。贸易战使中美许多交易提前进行,从而反映在贸易数据上;减税的影响逐季减弱也是市场的普遍预期。另外,美国第三季度的非农数据“大幅低于预期”,就业的好景不长。

资料图

与此同时,美元指数在政府宣布第二季度最新GDP时,仍然在下跌,这对美元继续走强形成了屏障。

此外,做多美元的多头在第三季还有一个结构性的不利因素。路透社称,根据对2000年以来美元指数第三季表现的分析,过去18年来,美元指数有10年在第三季度下跌,其中就包括了2016年及2017年。

资料图

特朗普也对美元走势做了多次口头干预。他在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,对美元强势上涨的态势“并不兴奋”,毕竟老人家在打贸易战的时候,更希望美元贬值来提高美国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,强势美元令美国处在不利的位置。

从2017年1月至今,特朗普都多次表达过这样的不满,而且美元也经常对他的口头干预非常敏感,经常在他发话后就下跌。

但另一头,因为经济增长高,为了防止过热,美联储今年已经加息两次,而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美国还将加息两次,这对美元之后的走势也有关键影响。

03

放水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将“急贬”?

市面上用很多“看贬”人民币的观点,从广义货币的发放量来看,人民币目前的M2是美国和欧盟之和的两倍,市面上流通了太多的人民币,这也暗示着人民币有很大的贬值空间。

但是从历史数据的推演来看,放水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就会贬值。

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(CF40)高级研究员管涛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付昊东撰文反驳了“放水即贬值”的观点。他们认为,直接比较外汇储备/M2和汇率强弱的关系,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传导作用。而外汇储备和M2的比值只是反映了多重均衡状态下的市场情绪波动,没有实际意义。

(数据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;Wind;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)

浮动汇率国家的外汇储备/M2比值普遍偏低,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有较大差异。IMF对于无资本管制的固定和浮动汇率国家,外汇储备/M2的合理比值被调整为10%和5%,而有资本管制时则被进一步下调为5%和2.5%,所以说外汇储备/M2低就是汇率弱势并不合理。例如管涛在其研究中,就曾提到,外汇储备/M2较高的俄罗斯、印度等国货币就长期处于汇率弱势地位。

文章认为,“货币超发”导致汇率贬值的压力在于外汇储备的快速消耗,但真正能够用于购买美元的人民币远低于M2总量。

另外,管涛也认为资产价格(股市、楼市)跟汇率的关联也不强,在这里主要讲讲房地产。

此前有观点认为,根据财富效应,国内资产价格上升后,居民国内资产占比超过合理水平,因此,会选择出售国内资产以兑换外币购买外国资产,“蓄水池”中的M2一旦流出,本币就会面临贬值压力(彭文生,2017)。部分研究认为存在“保汇率”和“保房价”的二选一难题(任泽平,2016)。但管涛等人称,这一观点存在一些问题。

他们认为,M2并不是持续生成的,而是一个变化的量。在土地出让过程中,房地产企业存款转化为政府存款,M2减少;房地产建造、按揭购房过程中,申请贷款会创造M2。住房价格越高,土地价格越高,M2创造与回收的数量越多;偿还贷款时M2随之减少。而全款买房对应的只是M2的转移而非创造。房地产总价对应的是市值而非M2,通过房地产产生的M2已经脱离了这个市场。

而从2009年到2017年,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31.3万亿元,与2017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相当,相当于房地产行业信贷创造的M2几乎全部被政府部门吸收。

除了财富效应之外,资产价格与汇率的关系还可以用其他理论来解释,比如资产组合理论、一价定律和利率平价理论(具体可自行度娘)。而对比各个理论可以发现,不同理论在解释资产价格与汇率之间关系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结论。同时,具有商品和资产两种属性的房地产又是非贸易品,更增大了解释难度。

从过往情况来看,管涛也认为资产价格与汇率走势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。例如,2004年以来,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与国内房价的持续上涨同时存在,期间经历了股票市场的两次大幅度波动。而2017年道琼斯工业指数屡创历史新高的过程中美元指数一路走低。

(数据来源:Wind;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)

关于人民币走势,百家争鸣,是不是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?这也体现出人民币到底会不会破7,并不好预测。毕竟即使在资本外流更为严重的2016年,中国央行仍成功保住了7的底线。

虽然机构都认为,7仍是中国央行干预的底线,但在愈演愈烈的贸易战背景下,谁会知道人民币的韧性临界点在哪里?

不过人民币破7,对中美两国来说,都是2018年的一只“黑天鹅”